科技讓普洱茶有了“身份證”
日前隨中央媒體“決勝全面小康決戰(zhàn)脫貧攻堅”主題采訪團來到云南省普洱市,走進普洱茶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特別的一幕,有的工作人員正將一個奇怪的設備連接在電腦上對普洱茶餅進行“拍照”,有的工作人員正在將神秘的電子芯片粘貼在包裝茶餅的兩層綿紙中間。還有的工作人員正在往茶餅外包綿紙上粘貼帶有16位編碼、二維碼的特殊標貼,這些在普洱茶葉加工廠內見所未見的舉動,讓人不禁感到新奇。
在每一餅茶壓制的過程中,成千上萬的芽葉是自然隨機結合在一起的,如同人的“指紋”,每一餅茶形成的紋路都是不同的,所以這是每一餅茶的唯一“身份”,這種技術稱之為普洱茶紋路成像識別技術。在兩層綿紙間粘貼的芯片,名為NFC加密芯片,該芯片基于區(qū)塊鏈技術,可允許電子設備互相進行非接觸式的點對點數(shù)據(jù)傳輸,儲存茶餅信息,該技術后將與云茶溯源系統(tǒng)合并,構建普洱茶大數(shù)據(jù)庫。
“構建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安全追溯體系,是信息化與產業(yè)發(fā)展深入融合的重要舉措,是提升消費者信心、提升質量安全監(jiān)管的有效途徑。構建安全追溯體系成為各大產業(yè)的重要建設內容和方向,普洱茶產業(yè)也一樣。”普洱茶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洱茶投資集團”)董事長楊紹榮介紹說,從2003年起,普洱茶誕生了兩個價值概念,也可稱為兩條價值坐標:即空間價值坐標和時間價值坐標。空間價值坐標是指普洱茶誕生了諸多名山名茶,以各山頭古樹茶為代表,其價格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乃至幾十萬元不等;時間價值坐標是指普洱茶有越陳越香的特點,衍生出許多中期茶、老茶的概念,使普洱茶價格隨著時間的變動而變動。
有了兩個價值坐標,價格的巨大差異,普洱茶市場就暴露出了各種亂象。結合兩個價值坐標,普洱茶市場亂象可歸結為兩個表象:一是原料“造假”,即以次充好,以低價格原料充當高價格原料制作產品;二是產品“造假”,即更換包裝,修改日期,故意做舊等手段制作“名牌”產品或老茶產品。達到提升產品價格的目的。
“當前的普洱茶產業(yè)發(fā)展必須構建起產品信用體系,提升消費者信心,實現(xiàn)從原料到茶杯的全流程溯源,打造放心產品。在營銷環(huán)節(jié)鎖定渠道,誠信經營,使普洱茶產品實現(xiàn)從鋪天蓋地到頂天立地,從圈子營銷到品牌認可,從以次充好到以質論價。”楊紹榮說。
圍繞這一理念,普洱茶投資集團與中國工商銀行珠海研發(fā)中心、阿里云、螞蟻區(qū)塊鏈等行業(yè)領先機構,共同開發(fā)推出了普洱茶防偽追溯系統(tǒng)———以普洱茶紋路成像識別技術為核心,集成基于區(qū)塊鏈技術的NFC加密芯片、銀行票據(jù)特種印刷技術、一物一碼技術的區(qū)塊鏈防偽追溯系統(tǒng)技術。
普洱茶紋路成像識別技術,是指對普洱茶緊壓茶壓制完成后的“茶臉”經過成像信息存儲,后可以識別真?zhèn)?、信息追溯的一種技術。普洱茶緊壓茶是由成千上萬片茶葉隨機組合而成,其表面組成的紋路就像人的“指紋”一樣,具有唯一性,在產品包裝之前通過成像技術記錄下來,形成產品永久“身份證”,壓制成型的普洱茶產品即刻鎖定了產品上游原料溯源信息,在流通過程中無法再更改替換。用戶端可以通過拍照或掃描茶紋路進行產品鑒別和溯源信息反查,也可形象地稱為茶臉識別。
來源:人民政協(xié)報
本文標題:科技讓普洱茶有了“身份證” - 茶葉新聞_中國茶葉新聞_國際茶葉新聞
本文地址:http://www.xmluana.com/zixun/xinwen/13546.html